脊柱側彎矯形器的適應癥:
? 20°一40°之間的輕度脊柱側彎、嬰兒期和早期少兒期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偶爾40°一60°之間也可用矯形器。
? 骨骼未成熟的患兒早期宜用矯形器。
? 跨度長的彎曲,矯形器效果佳。 如8個椎體節段30°側彎矯形器效果優于5個節段的30°脊柱側彎者;
? 40°以下彈性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側彎,矯形器效果;的脊柱側彎嚴重者(Cobb角>50°),術前穿戴矯形器用于防止畸形的發展。要取得較好的前提是具有兩年以上的骨骼發育時間。
矯形器可以將軀干或四肢固定在一定的體位,從而起到穩定關節、支持身體體位、保護易損或受傷部位、利于損傷修復等作用。如或肌腱損傷、或后,使用矯形器固定關節于特定位置,利于損傷修復;常用的護腕、等護具具有保護關節和軟組織的功能。通過矯形器輔助增強部分運動能力,或代償喪失的運動功能。如矯形鞋底加用彈簧彈片,可以在承重或運動加壓時儲存能量,當放松后彈簧彈片將力釋放產生助動力。近年來已出現了利用氣壓或液壓裝置的動力矯形器,可以給患者在變換體位或移動時提供助力或動力。
訓練和使用矯形器正式使用前,要進行試穿(初檢),了解矯形器是否達到處f方要求,舒適性及對線是否正確,動力裝置是否可靠,并進行相應的調整。然后,教會患者如何穿脫矯形器,如何穿上矯形器進行一些功能活動。訓練后,再檢查矯形器的裝配是否符合生物力學原理,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了解患者使用矯形器后的感覺和反應,這一過程稱為終檢。終檢合格后方可交付患者正式使用。對需長期使用矯形器的患者,應每3個月或半年隨訪一次,以了解矯形器的使用效果及病情變化,必要時進行修改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