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假腳可以在腳著地階段儲存能量而在抬腳時釋放能量,使患者行走時較為省力,步態較為輕松;同時其良好的彈性和活動性,使其可以代替踝關節的作用,故又稱為“無關節假腳”。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組合式的結構實現了假肢零部件的工業化、組件化、系列化生產,大大提高了假肢的制作速度和生產效率,使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向現代化工業化生產方式轉變。
上肢假肢肩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達到部份肩胛骨者使用的假肢,較常見于電患者,算是很重的傷殘。上臂假肢指截肢部位達到肘關節以上者使用的假肢。肘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在整個前臂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前臂假肢指截肢部位至肘關節以下者使用的假肢。腕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位于腕關節處,整個手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手部假肢可能是單指,也可能是多指或者部分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智能假肢其實是一種能夠幫助殘疾人士進行活動的機械裝置。它的原材料采用了石墨和鈦,包含了生物系統、電子機械等超前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殘疾人士的肢體進行隨心所欲的活動。雖然假肢看起來只是一種科學器材,但是它在和殘疾人士的配合過程中卻模擬了大腦的功能,正常人在行走等活動中要將觸碰與感覺到的信息發送給大腦,大腦再經過一系列處理進行判斷,發出指令,傳輸給肢體進行動作。所以如何更加地模擬肢體的動作,智能假肢在這一問題上進行了很好的突破,可以及時感應到人體狀態與地面物體的狀態,從而配合軀體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