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形器是用于改變神經、肌肉和骨骼系統的機能特性或結構的體外使用裝置。它為什么能起到矯治作用呢?在這里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很早人們就知道如果一棵小樹長彎了,為了使它成材,人們在小樹彎曲的部位綁上一根直棍,通過外力使小樹在生長過程中慢慢拉直。人們逐步將這種外力對生物矯正的方法用于人類自身,這就有了現在的假肢矯形器。脊柱側彎矯形器,就是利用三點作用力的原理,使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得到矯正。由于每個人側彎的部位、彎曲的程度及身體的輪廓都不一樣,因此脊柱側彎矯形器是根據患者X光片的側彎情況并結合人體外形,因人而異取模訂制。其施力方向,部位必須滿足人體生物力學及矯正要求。
矯形器的基本作用現代矯形器是由經過訓練的矯形器師制作的。與其他方法所不同的是,矯形器常常需要臨床醫師、物理師與矯形器師的密切配合。矯形器的基本功能如下:1、限制肢體運動,保持關節穩定;2、矯正畸形,防止畸形的發展;3、牽引作用,緩解癥狀;4、免荷作用,減輕疼痛;5、功能代償,輔助肢體運;6、保護作用,預防組織損傷。
矯形器保護并支持人體的運動系統。矯形器和支具是在支持和運動系統損傷和疾病時,由醫生所開具的,它可以促進疾病愈合。幫助患者改善活動能力是我們的宗旨, 矯形器能穩定、活動和緩解受傷的身體或肢體,或提供生理位上的矯正指引。從而能預防、抵消或糾正不正確的體位和不良負重。在永遠性損傷的情況下, 它們能維持正常的功能并防止(或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