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殘肢穿入接受腔的位置是否正確? ①站立位,當身體重量轉移到假肢側時,結節處能感到有良好的承重;恥骨下、內收肌部位無硌痛;殘肢的末端皮膚感覺已接觸到接受腔的底部但無疼痛;步行中假腳的外旋角度與健足的相近。 ②如果穿戴后結節沒有承重,殘肢末端皮膚也不能接觸腔底;而殘肢大腿根內襠部位(接受腔內上緣處)壅出個大的皮膚皺褶,這些情況的出現可能說明殘肢的軟組織沒能都被拉進接受腔,沒有完全穿進去需要脫下假肢,重穿。 ③如果穿上假肢,站立、步行中發現殘肢內襠部位不舒服,步行中假腳尖向外旋或向內旋過大,說明假肢穿戴不正,穿歪了,需脫下重穿,重穿時應注意使接受腔的內壁的方向與截肢者步行方向一致。
假肢根據年齡、步行需要正確地選擇膝關節功能和材料,不要盲目追求、進口假肢部件:年老、體弱者宜選輕的假肢部件,步行中需要可靠的穩定性。為防止假肢突然打軟腿、摔倒,宜選用帶手鎖的膝關節或帶承重自鎖的膝關節;兒童由于生長發育需要宜選用骨骼式大腿假肢以便于每年延長假肢;帶有步頻跟隨性能的膝關節的大腿假肢,可以根據步行快慢需要自動調節小腿擺動速度,但這類膝關節都重量較大,都是國外進口部件,價格昂貴,主要適合年輕人需要快速走路使用。這里順便提醒大腿截肢者,你應該清楚地了解你所裝的膝關節是何種膝,應該有的功能特點,在使用中是否都已經有了。
現代假肢沒有擬真之說法~因為在國內,應截肢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的要求和習慣,無論是上肢假肢或者下肢假肢,絕大部分患者都要求打“外包裝”。因此,國內裝的假肢都很“擬真”。什么是假肢外包裝?簡單的說,就是給假肢套上海綿或者其他材料(成品假肢包裝)在打磨機進行打磨塑形,打磨的和腿部關節、肌肉曲線一樣,再套上肉色的絲襪,穿上褲子,就像真腿在里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