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以全接觸式接受腔大腿為例,介紹正確的穿戴方法: (1)穿戴方法: 1、截肢者坐在椅子上(或站著),往殘肢上涂些滑石粉或爽身粉。 2、用光滑的薄的絲綢將殘肢包住或易拉寶(假肢套)套在殘肢上。注意所包的布、襪套要平整,沒有皺褶,其上緣應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應包上結節。 3、拿掉接受腔上的負壓閥門。 4、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放入接受腔。 5、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從閥門孔的孔內穿出。 6、將殘肢插入接受腔內。 7、站起來,將假肢伸直,一手壓住假肢以免關節彎曲,另一手往外、往下拉出包布。在往外拉包布時應注意皮膚感覺,要感覺出殘肢周圍哪一側的包布拉的不夠,可用力多拉出一些。另外,如果在拉包布時,健腿膝關節能做些屈伸,讓殘肢在接受腔內有上下的活塞運動(即殘肢能上下竄動),則更容易將殘肢完全拉入接受腔內。 8、將包布全部拉出后,可適當調節一下殘肢皮膚在接受腔上緣周圍的緊張度,然后裝上負壓閥門。
殘肢接受腔用玻璃纖維、合成纖維增強樹脂或某些熱塑性塑料按截肢者的殘肢石膏模型制作的,可以較容易地做到良好地結節承重,與殘肢的全方面接觸。在接受腔底多設有單向通氣的閥門。當假肢承重時殘肢末端空氣被擠壓、排除,當提起假肢時假肢被吸著在殘肢上,故稱為吸著式大腿假肢。如果由于殘肢過短,軟組織過少則不能使用吸著式的大腿,需要附加腰吊帶或髖鉸鏈腰帶懸吊假肢。
膝離斷以上截肢患者,如年齡較大、體質較差、殘肢較短或生活在山區的患者,宜選擇多軸膝關節甚至膝關節可鎖定的假肢,選擇假肢務必在安全的基礎上再強調靈活性和步態,否則會帶來很多使用麻煩。至于經濟條件較好的患者,可考慮氣(液)壓助伸控制、優能仿生和仿生智能假肢。即使仿生智能假肢,也只有在平整道路上行走和走臺級時,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