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連接部分把接受腔和假肢連接起來,它具有以下功能:(1)正確連接假腳和接受腔;(2)將體重從接受腔傳遞到假腳上(3)使腿美觀。我國假肢技術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肌電假手從20 世紀60年代就開始起步,目前已形成一個實用的肌電控制假肢系列,在下肢假肢方面20世紀90年代研制了有液壓系統的下肢,研制了用復合材料制成的下肢運動假肢,并進行了電流變液的智能下肢假肢的研究。
對于所有下肢截肢患者,為什么在安裝假肢前都會要求患者穿戴臨時假肢呢?很多截肢患者認為是截肢后殘肢水腫,沒有定型,安裝假肢后殘肢會萎縮。以前傳統的假肢安裝方法是截肢術后待傷口愈合、拆線后,出院回家等待殘肢,自然定型,一般需等待半年后才能裝配假肢。為了幫助截肢者早日康復,近代多主張早期安裝臨時性假肢。一般的臨時性假肢在截肢術后兩周,傷口良好愈合、拆線后即可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