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后攣縮畸形的原因主要是后早期血漿的滲出,纖維蛋白在腱膜、肌腱和關節周圍沉積,導致組織粘連,如果術后長時間制動,肌肉萎縮、瘢痕、攣縮產生畸形。創面愈合結痂掉落后即介入,抑制。處理主要有壓力,創面完全愈合后要即時戴彈力手套,康復訓練早期應24h 持續配戴,隨著主動鍛煉的加強,為了不影響鍛煉效果, 1個月后鍛煉時可以不配戴,但夜晚要堅持配戴。
手部矯形器的作用:對局部形成的瘢痕具有壓力作用、阻止關節受牽拉畸形,抑制瘢痕攣縮、指蹼間、虎口針對性加壓,防止指間粘連。
1、概 述
對原發性脊柱側彎(無各種原發性疾病,如神經源性等的側彎)的康復方法除 采用矯形器外,還包括矯正體操、姿勢訓練、側方電刺激、牽引和手術等。一般需根據年齡、側彎程度 及進展情況來選擇并及時調整矯治方案。早期發現,早期矯治是獲得良好的關鍵,所以定期進行幼 兒和中學生普查,應引起社會和家長的重視。
2、作用與原理
使用脊柱側彎 矯形器的作用在于盡量阻止癥狀的進一步發展和對畸形具有一定的矯正。其矯正原理為,在額狀面上利用三點固定進行矯正,利用壓墊減少水平上的 扭轉,利用腹托減少腰 椎前凸和提高腹腔內壓以產生對脊柱的牽引力。
在制作、裝配下肢矯形器時,不應當只考慮患部,而應當把患部作為身體的一部分來考慮;不然就不能正確掌握對線等問題。為此,應以正常的髖、膝、踝關節(距腿關節)、距骨下關節的運動為基礎,注意各關節在靜態及動態下的相互關聯,若忽視這些因素,制作出的矯形器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加重肢殘者的功能障礙和肢體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