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的優勢在踝關節的設計上也由過去的單向運動(趾跗方向)改變為可同時實現側向運動,稱之為“萬向腳”,以適應截肢者在不平路面的行走和活動量較大的運動。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殘肢承重合理、穿戴舒適、懸吊能力強,減少了活塞運動,提高了假肢的穩定性和支配假肢運動的能力。在接受腔的制作工藝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現代假肢對殘肢的要求圓柱狀外形適當長度皮膚和軟組織條件良好,皮膚感覺良好無畸形關節活動正常肌肉力量正常無殘肢痛。
上肢假肢肩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達到部份肩胛骨者使用的假肢,較常見于電患者,算是很重的傷殘。上臂假肢指截肢部位達到肘關節以上者使用的假肢。肘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在整個前臂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前臂假肢指截肢部位至肘關節以下者使用的假肢。腕離斷假肢指截肢部位位于腕關節處,整個手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手部假肢可能是單指,也可能是多指或者部分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假肢的佩戴進行安裝腿部假肢時,要留意接納腔的適配,應留意腿部承受腔內髕韌帶負重部皮膚色彩和痛苦的變化,如果發現患者截肢的部位顯著痛苦和皮膚反常發紅,應立即修復接納腔,否則會造成皮膚損害。例如在大腿招引腔的下端有間隙,往往會導致剩余肢體末端皮膚變硬和變黑,只有使剩余肢體與接納腔觸摸,才干改變皮膚的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