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連接部分把接受腔和假肢連接起來,它具有以下功能:(1)正確連接假腳和接受腔;(2)將體重從接受腔傳遞到假腳上(3)使腿美觀。我國假肢技術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肌電假手從20 世紀60年代就開始起步,目前已形成一個實用的肌電控制假肢系列,在下肢假肢方面20世紀90年代研制了有液壓系統的下肢,研制了用復合材料制成的下肢運動假肢,并進行了電流變液的智能下肢假肢的研究。
現以全接觸式接受腔大腿為例,介紹正確的穿戴方法: (1)穿戴方法: 1、截肢者坐在椅子上(或站著),往殘肢上涂些滑石粉或爽身粉。 2、用光滑的薄的絲綢將殘肢包住或易拉寶(假肢套)套在殘肢上。注意所包的布、襪套要平整,沒有皺褶,其上緣應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應包上結節。 3、拿掉接受腔上的負壓閥門。 4、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放入接受腔。 5、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從閥門孔的孔內穿出。 6、將殘肢插入接受腔內。 7、站起來,將假肢伸直,一手壓住假肢以免關節彎曲,另一手往外、往下拉出包布。在往外拉包布時應注意皮膚感覺,要感覺出殘肢周圍哪一側的包布拉的不夠,可用力多拉出一些。另外,如果在拉包布時,健腿膝關節能做些屈伸,讓殘肢在接受腔內有上下的活塞運動(即殘肢能上下竄動),則更容易將殘肢完全拉入接受腔內。 8、將包布全部拉出后,可適當調節一下殘肢皮膚在接受腔上緣周圍的緊張度,然后裝上負壓閥門。
美容上肢假肢重建了失去肢體的外形 假肢,從而受到那些關注美容外觀的裝配者青睞 假肢價格,但它們的功能是有限。這類假肢重量輕、操作簡單、但具備一定的被動功能,可作輔助手。外形、色澤和表面結構都近似正常人手的美容手套,顯示了假肢的外形。 產品結構、功能、用料及優點: (1)鎖骨帶由舒適透氣布料、扣、粘帶制成。 (2)“8”字形設計,使腋下區舒適。 (3)有效使內側骨1折復位 (4)穿戴方便、舒適、透氣性好 3dsll 假肢,松緊調節十分方便。 適用癥: 1、鎖骨或肩胛骨骨1折、 2、肩峰鎖骨、胸骨鎖骨關節松脫 3、鎖骨骨1折,鎖骨松脫后的康復期使用,能有效使內側骨1折復位。